他是國家一流專業建設點主要負責人、國家新工科建設項目主要負責人、遼寧省教學名師、遼寧省校企聯盟秘書長、遼寧省實驗教學示范中心負責人、遼寧省重點實驗室負責人、遼寧省大學生創新創業優秀指導教師,撫順市優秀教師……
從擔任《機械設計基礎》任課教師,到主編遼寧省十四五規劃教材《工業機器人應用》,再到國家一流專業建設點-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主要負責人;從2009年指導學生參加第一屆遼寧省大學生工程訓練綜合能力競賽榮獲一等獎,到2022年帶領團隊參加全國大學生機械創新設計競賽榮獲一等獎三項,多年來,他始終堅守在教育教學、人才培養的一線。他就是榮獲學校2021-2022年度“突出貢獻者”榮譽稱號的機械工程與自動化學院院長趙元。
大膽改革 勇于創新
如何提升學院的人才培養質量、提高學院的辦學水平與特色,能在工科領域走出特色、樹立品牌,是趙元一直在不斷思考思考的問題。他大膽改革、勇于創新,帶領機械工程與自動化學院快速發展,取得了一份又一份驕人的成績。
大膽改革,以特色謀發展。自2016年開始,如何開展新工科建設,如何建設更好的機械類新工科專業始終是趙元在思考的問題。以校企合作為牽引,大膽實踐,不斷加強專業內涵建設:從i5數字化工廠到機器人產學研基地,從汽車實訓中心到智能高速五軸基地、中白聯合創新中心,六年間,機械工程與自動化學院一步一個腳印,不斷挑戰、奔跑,綜合實力逐年上臺階,打造了具有機械學院特色的新工科多方協同育人共同體。
勇于創新,以品牌求質量。經過不斷的創新與發展,“智能制造”已成為機械工程與自動化學院乃至沈工一張響亮的名片。圍繞“智能制造”品牌,趙元帶領機械工程與自動化學院取得了豐碩的成果: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先后獲批國家級一流專業建設點,教育部首批“新工科”項目《基于i5智能制造學院新工科多方協同育人模式改革與實踐》獲批全國民辦院校唯一優秀結題項目,遼寧省教學成果一等獎3項,建立全校第一個遼寧省重點實驗室“數控機床信息物理融合與智能制造實驗室”,榮獲2020年遼寧省教育系統先進集體……
科學謀劃 彰顯特色
專業建設是學院建設和發展的立足點。趙元深知,做強專業是人才培養最要緊的任務。以“統籌規劃、集群發展、資源共享、優勢先行”的建設思路,主動服務國家戰略、區域經濟社會和產業發展,準確識變、積極應變、主動求變。
準確識變——自2017年數字化工廠建設以來,學院專業建設積極向新工科轉型,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獲批國家級一流專業建設點。
積極應變——優化專業布局,積極上新專業,增設機器人工程、智能制造工程等新工科專業,增加新能源汽車熱門專業。
主動求變——亮化特色專業,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專業與白俄羅斯國立技術大學聯合培養,開設中白2+2班;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開設五軸技術方向。
精準對接 用心服務
如何能提升人才培養質量,更好地為學生們服務,趙元一直在努力。機械工程與自動化學院圍繞以航天科工二院為首的航空航天領域,以寶馬汽車為首的汽車領域、以沈陽機床、華中數控為首的機床領域、以霖和自動化為首的智能制造領域等先后建設一批校企共建產業學院:i5智能制造學院、沈工華中數控學院、大象汽車設計學院,校企合作訂單班:路安訂單班、霖和訂單班、亞太菁英訂單班、車輛工程高層次學徒制訂單班、智能制造高層次學徒制訂單班……
機械工程與自動化學院的畢業生憑借出色的實踐能力備受企業青睞。以航天科工二院為例,機械工程與自動化學院已有94名學生在這里實習,70名學生順利在這里就業,很多畢業生已成長為技術骨干力量。
潛心鉆研 成果豐碩
作為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的一名教師,多年來,趙元始終堅守在教學科研的第一線:從教學方法的改革與創新、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的指導到主編省級規劃教材,從帶領學生搞研究、主持省級重大科研項目到碩士研究生的指導……
教科研成果突出、人才培養效果顯著。主編《工業機器人應用》等教材6部,其中,《工業機器人應用》獲遼寧省十四五規劃教材;獨立指導碩士研究生4人、聯合指導研究生2人;主持參與省級以上科研項目10余項,科研到款80余萬元;指導學生參加全國大學生機械創新設計競賽、工程訓練競賽、機器人競賽等十余項賽事;榮獲得全國一等獎6項,榮獲省級一等獎百余項。
恪盡職守 無私奉獻
作為一名共產黨員,趙元嚴于律己,刻苦鉆研,全心全意投入工作,充分發揮了優秀共產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學校因為疫情防控實施封閉管理時,為了保障教學平穩運行,趙元克服生活和家庭的諸多困難,舍小家顧大家,全天候堅守在校園防控一線,在校駐守82天,為校園封閉期間疫情防控工作,以及教學正常運行提供了切實保障。
